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食補有禁忌,中醫說分明

薛醫師的母親大人日前燉的十全大補雞湯

食補文化傳統
冬令時節華人社會有「進補」的習慣,文化當中的「藥食同源」(衛福部公告: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的中藥材)也造就了「食補」的流行。有的家庭會自行去找中醫師診斷調配冬令進補的藥帖,也有直接找中藥行抓藥的(以中醫師的專業角度不建議這樣做的,進補一定要先由中醫師診斷以辨明體質),即便自己家裡不燉補的,路邊也隨處可見當歸鴨、麻油雞、藥燉排骨之類的餐館和路邊攤。

食補到底吃進了什麼?
當歸鴨只有當歸?麻油雞只看麻油?當歸鴨的材料,除了那隻鴨以外,最重要的當然是中藥材的部份(這裡姑且不討論外面路邊的當歸鴨,因為你無法得知他到底用了哪些材料又或是多少成份?甚至你應該仔細懷疑他是不是天然藥材或只是使用香料調配出來的「當歸鴨口味」而已?),坊間隨手可以找到很多當歸鴨的藥材配方,都或多或少包括了除了當歸以外的其他中藥,例如川芎、熟地、桂枝或肉桂、枸杞、紅棗等。麻油雞的素材較當歸鴨來得單純,除了麻油與雞肉之外,爆香的薑與米酒也是不可少的。
今天若是要深入研討食補的效力或是作用、副作用的時候,幾個面向都需要去思考

  • 基礎食材(例如雞肉、鴨肉)的成份、來源與新鮮度
  • 使用藥材的「整體組成及劑量」而不是單單討論「標題藥材」
  • 酒水添加的比例、來源與烹調後殘留酒精濃度
  • 食用者的體質
  • 食用的份量及頻率

食補的禁忌!(重要)
除了需先經過中醫師診斷辨明體質之外,還有以下幾點禁忌

  • 不迷信偏方、不迷信名貴藥材
  • 不要使用未知來源的藥材
  • 食補不可過量、不可過于頻繁 
  • 注意身體不良反應,如有不良反應須停止服用,並尋求專業人員協助
  • 若正在皮膚病、感染症、免疫系統失調,應先禁用食補,並諮詢中醫
  • 有出血、溶血傾向或是服用抗凝血藥物,需注意並諮詢中醫
總之,要食補之前,請務必先諮詢中醫自己的體質是否合適。更應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,以避免不良反應喔!